這今天我一直在忙著找房子,看房子。之前一直沒有關注過這方面,也就最近這幾天才開始做選擇,想買一套房子。在這期間,發(fā)生了兩件小事,則讓我見識了自媒體的可怕性。
一、微信朋友圈傳播的某樓盤的業(yè)主維權視頻
有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個微信視頻,視頻的內容是某樓盤的業(yè)主因維權而在售樓部大鬧的情景。這個視頻里面有某樓盤的保安打業(yè)主的畫面。從業(yè)主舉的白條上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某開發(fā)商的名字。
我看到這個視頻的時候,當時還沒產生購房的想法呢。但是,當初這個開發(fā)商的名字我卻深深的記住了。因為這個開發(fā)商在鄭州這塊并不是一個小的開發(fā)商。
因為此事件的影響,相信他的樓盤銷售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大家無論購物還是買房,更多人還是愿意認品牌,選擇品牌。
所以,這段時間我在看房子的時候,直接就把這個品牌的開發(fā)商給過濾掉了,因為買房是一件大事,不想因為一些小事而扯起白條進行維權,這種事讓人感覺特鬧心。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近期或許也打算買房子。當時我們電話聊天的時候,他說有朋友介紹購買某小區(qū)(被瘋傳的視頻的那個小區(qū))的房子可以拿到內部價,但是他不敢買,因為他也怕再出什么問題。因為房子,畢竟是一輩子的事,兩輩人的心血,所以,他不敢那么草率。
從這個事情上能看出什么問題呢?
自媒體的傳播速度
這個事件是在微信朋友圈傳播開來,因為視頻內容所指的問題可能是眾多買房者曾經遇到的,能夠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吧。所以大家都隨手給分享了。
微信的傳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分裂式的,一旦傳播開來,就無法阻擋了。試想一下,連我這個不關心房地產行業(yè),跟房地產行業(yè)沒有關聯(lián)的人都能看到這個視頻,可見這個視頻傳播的有多厲害?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視頻傳播的方法??赡苁怯捎谀骋粋€業(yè)主拍完了視頻,然后上傳到網絡。然后分享到小區(qū)業(yè)主群里面,因為業(yè)主都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啊,所以,一個分享可能會造成幾百分的分享傳播。
微信作為自媒體的一個平臺,可怕之處就在這。因為你的微信朋友里面,大部分都有區(qū)域屬性。簡單來說你發(fā)了一個分享,你的朋友會看到,你的同事會看到,而他們則跟你是同一個地域。
然后朋友的朋友又接著進行分享傳播,再加上有一些同行進行傳播這個事件,所以這個事件就傳播的更為迅速了。甚至,有些樓盤的銷售人員還會拿此事件來襯托自己樓盤的品質以及公司品牌的優(yōu)勢。
也許,就這一個打人視頻,就會把一個房產企業(yè)的品牌給毀掉了。而這種事件的傳播的功勞,得歸功于自媒體,歸功于微信朋友圈。
二、某房產類公眾號則直接影響用戶的購房選擇
在買房之前,我在網上也看了一些論壇的評論,一些論壇發(fā)的帖子。但是相對來說,唱贊歌的比較多,一些真實的內容在網上是看不到的。那個時候我關注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是關于鄭州房產方面的。
我看了這個公眾號以前的文章,還有一些專業(yè)的房產分析,從而而認為這個公眾號的信任度要遠遠大于一些本地論壇以及樓盤銷售人員。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因為這個公眾號里面的內容,會把一些維權的樓盤給打上標簽,一些樓盤因偷工減料而草草交房的事也會給予曝光。包括一些樓盤的分析,優(yōu)缺點都會寫到。
再比如買房過程中會遇到的常見問題,也會整理出來,這樣,就更加增加了用戶對此公眾號的信任度了。所以說,這就是自媒體的一種優(yōu)勢,這是傳媒媒體所不具備的。
傳統(tǒng)媒體很多時候,發(fā)布的內容都是一些宣傳、推廣之事,卻不敢把一些真相給予曝光??墒?,自媒體反而沒有太多的約束,敢于把一些內幕給曝光,這就增加了用戶的忠誠度。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吧,比如昨天我去簽訂合同的時候,我在那個公眾號下面給運營者留言說,簽訂合同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
沒過多久,運營者就給我回復說:回復購房合同四個字就可以了。如果是傳統(tǒng)媒體,你這樣問的話,會有人理你嗎?
回復購房合同四個字以后,我就看到了幾篇文章,是關于簽訂合同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同時,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這個公眾號還把一些房地產的合同按照排名給排了一下順序。
比如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延期交房的賠款額度。有的房產公司是1%,有的是0.5%,還有的是0.01%,從高到低一目了然的就知道哪個開發(fā)商比較厚道了。
這就是這個自媒體所帶給關注者的一些價值,同時又讓關注者對于自己的信任累積又有所增加。
總結:
可能大家都這兩件小事沒有太大的感覺,可是,就是因為這兩件事,讓我直接選擇了一個品牌開發(fā)商。原本還想在中小開發(fā)商之間徘徊一下。如果沒有那次視頻的影響,我想我或許會選擇視頻中的那個樓盤。
這就是自媒體的可怕之處,一是可以讓一個事件快速分裂傳播,利用一些自媒體平臺,而一旦這個事件傳播開來,就無法控制了,像之前的優(yōu)衣庫事件。
二是自媒體可以自帶可信任屬性,特別是一些運營者與關注者經?;拥脑挘菀桩a生信任度。而這種信任度是可以左右你消費、購買的選擇的。
最有代表性的可能就是老羅的錘子手機,很多買手機僅僅是因為情懷。 更多的其實就是一種信任。
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了這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自媒體時代!
文/馮東陽 《草根自媒體達人運營實戰(zhàn)》一書作者,微信公眾號:a370415548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